行业动态

人物专访 | 以创新和服务立足市场——永千建筑工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时间:2025-07-03 浏览次数: 0

本次采访到了永千建筑工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建华先生。

作为上海最早的环保建材供应商,顾总回望了20年的发展,也介绍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并且对未来市场以及人工智能对行业和企业的影响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产品优势·创新成就四大产品体系

1PART

在交流伊始,提及公司相关事宜时,顾总率先对公司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阐述。随后,着重围绕公司旗下产品所具备的显著优势展开了深入介绍,条分缕析地呈现了产品于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价值与核心竞争力。

从顾总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公司的主打产品有四个大类,分别是:

 

1.内外墙保温产品:创新推出外墙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覆盖现浇、预制反打、预制夹心三大工艺,采用装配式技术实现结构与保温同步施工,缩短工期30%以上,同时通过循环利用再生骨料技术,使保温材料固废利用率达40%,降低全周期碳排放。

2.地坪隔声保温产品:首创“隔声-保温-抗裂-防水”复合结构设计,隔声性能超国标10%,导热系数低至0.020W/(m·K),是好房子产品的优先。

3.既有外墙保温修缮技术:自主研发S型修缮工艺,结合无人机勘测与AI建模技术,实现渗漏、空鼓等问题的精准定位与系统修复,施工垃圾和粉尘排放减少80%,修复寿命延长至30年以上。

4.特种砂浆:突破性开发轻质高强自流平砂浆、纳米疏水、抗剪、自愈合等功能型砂浆。材料实现无重金属添加剂配方,能满足医疗、实验室等高环保场景需求。

 

同时顾总还表示:公司还在不停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通过技术优势保证自己的市场地位,因为公司一直秉承“绿色建材发展”的理念,因此对产品进行创新和改进,是永千一直以来的既定策略与立足市场的根本。

回顾发展·一切记忆犹新

2PART

回望过去的20年时间,顾总提到了两个关键时间,一个是2014年,另一个则是2018年。

顾总回忆说,2004年公司成立后,当上海市场上环保建材企业不多,市场对环保建材也没有足够的了解;采购也依然是价格取向,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公司的发展很困难。这一切一直到2014年,发生了悄然变化。

 

2011年胶州路大火之后,让全上海乃至全国都了解到环保建材质量的重要性。2014年,看准新市场机遇的顾总决定带领公司转型生产更安全的无机保温材料,最终在市场上取得突破。

 

而另一个时间点顾总表示是2018年,当时国家对保温材料进行了梳理和要求,于是顾总顺势带领公司在无机保温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不仅升级了体系,而且在固有优势产品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产品体系。

回望这二十多年的发展,顾总回想起来依然觉得“还是比较不容易的”。

回望过去·服务才是核心

3PART

当我们问及印象深刻的项目时候,顾总提到了这么几个项目。首先是世博会期间,公司负责了沙特馆和世博中心外墙保温的建设工作。

世博会结束后,公司就开始了进入大型居住区项目的建设中,比如浦江镇100万平方米的大型居住区项目,永千就承担了60%的建设。而且近期公司也在临港进行一个40万平米超低耗能商品房建设项目。

在问从这些项目中获得的最大收获和感受。顾总的回答是“要做好一个好的项目,必须做到全过程的管理和配合,必须服务客户的心态去参与项目建设,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这样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直面市场:主动转型、精准卡位

4PART

面对如今的市场环境,顾总先介绍了如今在正在进行的转型和新的尝试;

顾总介绍说:面对近两年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建筑市场增速放缓的挑战,他们以“主动转型、精准卡位”为策略,重点从二方面破局:

第一,向技术要效益,深化绿色竞争力。在国家“双碳”目标和《“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的政策牵引下,我们计划将上海浦江总部实验室升级为“近零能耗建筑技术研究中心”,针对超低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增量市场,推出“保温-结构-装饰”一体化解决方案。

第二,向管理要成本,构建韧性供应链。面对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我们依托杭州湾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与绍兴、嘉兴等地再生资源企业建立“建筑固废-再生骨料-保温材料”区域循环体系,使地坪隔声保温产品原料成本降低18%。同时推行“数字化集采+区域仓配中心”模式,通过智能排产系统将长三角地区物流响应时效缩短至48小时内,库存周转率提高2.3倍。

 

顾总还介绍说,当前建筑行业正处于“总量筑底、结构分化”的转型期,但他们也看到了一些确定性的市场机遇:

顾总就其中一点做了细致介绍说:“全国既有建筑超600亿平方米,按住建部要求,2025年前需完成3.5亿平方米节能改造,这给特种砂浆、外墙修缮等技术服务型企业带来千亿级市场空间。

 

除了进一步深耕国内市场,顾总还透露,公司正在接触海外市场;目前已经开始在和沙特阿拉伯以及其他中亚地区国家进行接触,寻找合作机会,争取将永千的品牌“打出去”。

最后,顾总承认当下市场环境进入了寒冬期,但顾总依然对未来有信心。顾总表示他的信心来自于对产品的需求。顾总表示说“我们有自己的自主的技术,和长期合作的稳定的客户认同我们的产品。因此虽然这几年我们的体量是有所下降,但我们还是可以每年保持一定的产能。”对此他的总结是,“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还是会选择比较好的产品。”

适应政策红利:打造新方案、升级服务体系

5PART

在问及针对国家“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战略以及环保建材政策红利的叠加释放,公司有何应对的时候。顾总表示:公司正以“技术适配、区域深耕、链式服务”三大策略主动破局,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务增长极。

而具体措施分两两点:

第一,针对乡村振兴——打造“轻量化绿色建筑解决方案”。基于浙江上虞生产基地的辐射能力,我们有计划联合浙江建科院研发适用于乡村自建房、公共设施的“装配式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

第二,深耕城市更新——升级“精准焕新”服务体系。依托在上海闵行、嘉定、浦东等旧改项目的经验沉淀,我们构建了“检测诊断-节能改造-运维托管”全周期服务能力。

期待人工智能的更多助力

6PART

在提到如今的AI技术的时候,顾总表示“目前AI技术已经在公司中,利用AI技术对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做了审计和优化。

同时他们在AI技术也在外墙维修这个工法工艺上起到了助力,比如在外墙修缮业务中,无人机采集的外墙起鼓、裂缝、脱落数据经AI诊断后,可自动生成3D修复方案并计算材料用量。

采访最后,作为展会的长期参展伙伴,顾总衷心祝福展会越办越好。

在采访永千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永千作为上海地区的环保建材头部企业,公司对于公司本身对产品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对于客户尽心尽责的服务理念。而这些在顾总看来都是公司可以立身的根本。

X 绿建会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打开微信